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wwwxxx国产,原创无码亚洲,玖玖精品在线

學術

導航菜單

《Nature Materials》刊發(fā)我校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王君學    來源:物理科學學院      編輯:李鵬   日期:2020年08月18日 11:13   閱讀:1

新聞網(wǎng)訊 近日,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以共同一作兼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在線發(fā)表了題為“Extra storage capacity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lithium-ion batteries revealed byin situmagnetometry”的原創(chuàng)研究成果。這是青島大學首次以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單位在《Nature Materials》發(fā)表科研論文?!禢ature Materials》是由Nature 出版集團出版發(fā)行的全球著名的期刊,是材料、物理、化學等交叉學科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期刊之一,2019年影響因子高達38.887。

該研究聚焦于鋰離子電池中過渡族金屬化合物材料反常的超出理論極限的額外容量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困擾了儲能領域近20年,被國內(nèi)外研究人員廣泛關注。為了揭示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多位國際能源領域知名專家都對該現(xiàn)象提出了理論解釋(如凝膠聚合物薄膜的生長,空間電荷存儲以及LiOH到Li2O和LiH的表面轉(zhuǎn)化),然而由于電極材料界面處的復雜性超出常規(guī)設備的測試能力,其蘊藏的儲能機制始終處于爭議中。

圍繞此關鍵科學問題,作者對過渡族金屬化合物儲能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谧灾鳂?gòu)建的原位磁性監(jiān)測技術和自旋電子學理論,研究揭示了過渡族金屬化合物Fe3O4的額外容量主要來源于過渡族金屬Fe納米顆粒表面的自旋極化電容,并證明這種空間電荷電容廣泛存在于各種過渡族金屬化合物中,費米面處3d電子高電子態(tài)密度發(fā)揮關鍵作用。研究結(jié)論突破了人們對傳統(tǒng)鋰離子電池儲能方式(Insertion、Alloying、Conversion)的認知,首次在實驗上直觀地證實了空間電荷儲鋰機制,并進一步明確了電子存儲位置。該工作不僅為設計下一代高性能儲能器件提供了新方向,也為能源材料的設計制備提供了一種有力的測試分析技術。

該工作為我校物理科學學院李強、李洪森兩位青年教師通力合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其中,我校碩士研究生夏清濤、胡正強為共同一作;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余桂華教授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苗國興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論文主要作者還包括青島大學龍云澤和王曉雄特聘教授、山東大學顏世申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所葛琛、張慶華、谷林研究員、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oodera教授等。

論文鏈接:Extra storage capacity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lithium-ion batteries revealed by in situ magnetometry, Nature Materials,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0-0756-y.


    

< 上一篇:《Nature Materials》刊發(fā)我校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篇:我校承辦計算機教指委和清華大學出版社暑期培訓會議 >
歡迎關注青島大學公眾號
  •  

    電話:(86)-532-85951111

  •  

    傳真:(86)-532-85953085

  •  

    校長信箱:xiaozhang@qdu.edu.cn

  •  

    書記信箱:shuji@qdu.edu.cn

  •  

    地址:青島市寧夏路308號

  • 意見反饋

版權所有 ? 青島大學                 魯 ICP 備案 05001947 號 - 4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212020008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