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wǎng)訊 近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王國明教授團隊在高效藍色室溫磷光材料研發(fā)領域取得重大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Highly Efficient Blue Phosphorescence from Pillar-Layer MOFs by Ligand Functionalization”為題發(fā)表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Adv. Mater.2021, DOI: 10.1002/adma.202107612),期刊影響因子30.849。我校為第一完成與通訊作者單位,王國明教授、南京工業(yè)大學黃維院士和安眾福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為我校碩士畢業(yè)生劉浩浩(目前博士就讀于湖南大學),共同一作是南京工業(yè)大學葉文鵬博士與我校青年教師沐影博士。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等的資助。
室溫磷光材料在顯示照明、生物成像、信息安全等領域應用廣泛。目前開發(fā)的室溫磷光材料家族中,磷光顏色主要集中在黃綠色區(qū)且磷光量子效率較低。針對這一前沿難題與研究瓶頸,王國明教授提出“以金屬有機骨架為模型的配體功能化”組裝設計策略,通過結構設計構建出金屬膦鹽雜化層作為輔助,誘使發(fā)光配體呈現(xiàn)單分散態(tài),調(diào)控材料的發(fā)光顏色藍移;在此基礎上,通過配位“錨定”和主客體作用“協(xié)同”限制發(fā)光配體分子的振動轉(zhuǎn)動,達到提高材料磷光量子效率的目標,本研究報道的室溫磷光材料具有高達80.6%的藍色磷光量子效率及長達169.7 ms的壽命。這為設計、合成高效RTP材料提供了普適性原理,也賦予了傳統(tǒng)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新的應用潛力,制備的新材料可應用于3D打印技術、高端防偽和指紋可視化等方面。
近幾年王國明教授團隊在新型光功能晶態(tài)材料方面開展了系統(tǒng)的前沿研究,這項工作是該團隊繼報道了光致變色與光磁耦合材料(J. Am. Chem. Soc.2020, 142, 2682-2689, DOI:10.1021/jacs.9b13461)之后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107612